產後飲食原則有哪些?4大禁忌注意事項要了解,補對營養很重要!

產後飲食原則有哪些?4大禁忌注意事項要了解,補對營養很重要!

 

**文章目錄**



剛生產完的媽咪,身體虛弱需要好好調養,必須透過正確的產後飲食,才能快速補充體力讓哺乳更順利。但許多新手媽咪,對於產後飲食該如何吃總是感到困惑?到底該如何吃才能補充營養讓體力快速恢復?如果你也是對於產後飲食還沒有實用 任何觀念的話,不妨就讓專家來告訴你產後飲食原則有哪些,讓我們一起擺脫傳統束縛,以最佳的姿態迎接寶寶的誕生吧!

 

 

產後飲食重要嗎?有需要特別注意嗎?

基本上,坐月子是華人的特色養生文化。所謂的月子期間,是指從分娩開始至產後30~42天;而西醫的產褥期(puerperium),則定義為產後的6週。無論是坐月子還是產褥期,都是指稱女性產後需要重視調養的時間。

產後媽咪在坐月子或產褥期間,可藉由充足休息與正確的產後飲食計畫,讓經歷孕產的虛弱媽媽得以調養生息。故正確的產後飲食,不但可以幫助媽咪恢復體力之外,更能同時調整媽咪生理、心理狀態,以適應接下來的全新媽咪角色。

 

產後飲食重要性,中西醫見解報你知!

 
中醫

產後,是女性極度虛弱的特殊時期。而產後的月子飲食計畫,則是調養身體的根本之道

 

因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會大量耗損體力,也會在母親體內造成傷口與組織損傷,若產後月子期間沒有照護得當,就容易引發俗稱的「月子病」

 

產後飲食調理的目的,是促進損傷組織 子宮修復和惡露排出,讓生理機能逐漸恢復到孕前的正常軌道

 

西醫

西醫強調,產婦在分娩過程會導致大量的能量和營養素消耗,使產後身體需要時間修復受損器官組織、

恢復賀爾蒙水平,並改善分娩過程中的肌肉和骨骼損傷

可透過正確的產後飲食規劃與補充特定營養素,是產褥期恢復過程的重要基礎

 

 

產後飲食補給好處有這些!

 

  • 組織修復:為內膜組織修復、惡露排出以及剖腹產傷口癒合提供所需營養。
  • 產後補給:通過補充適當的食物營養,提升體力,減少頭暈乏力等症狀。
  • 乳汁分泌:產後飲食的營養直接影響母乳質量,幫助嬰兒獲得充分的成長元素。
  • 產後健康:減少乳腺炎、便秘、骨質流失等常見問題的發生風險。
 
 

產後飲食原則有哪些?

 

原則1. 中西醫飲食觀點大不同

中醫觀點 西醫觀點
溫補為主 避免寒涼、生冷食物,選擇紅棗、當歸、枸杞、麻油等補氣食材 補充蛋白質 幫助修復受損組織、傷口癒合和肌肉功能恢復
(如:雞肉、魚類、豆製品)
滋陰養津 選用魚湯、豬腳湯等有助於提升乳汁分泌並滋潤體內津液食物 補鐵與葉酸 促進產後身體紅血球生成
(如:菠菜、紅肉)
開胃易消化 產後身體虛弱,需進食好消化易吸收食品
(如:糙米粥或小米粥)
補鈣與維生素D 協助骨骼健康,對哺乳媽媽更為重要
(如:牛奶、芝士、雞蛋)
攝取膳食纖維 幫助排便順暢,預防產後常見的排便不順
(如:全麥麵包、糙米)

 

原則2. 產後第一餐,要清淡好消化

生產後初期,建議以清淡好消化的飲食為主,例如:流質食物。但要知道,自然產跟剖腹產在產後初階段的飲食,也會有些不同。一般來說,自然產媽媽剛生完寶寶耗盡氣力,建議產後第一餐建議先從清淡、好消化的流質食物開始,避免腸胃負擔過重而衍生腹脹、疼痛的情形。其產後飲食建議,就會以含水較多的稀飯、米湯、魚湯、雞湯等為主。

對於剖腹產、無痛分娩的媽媽來說,由於生產時需進行麻醉,故產後第一餐需要更容易消化、沒有刺激性的食物,例如:果汁、去油肉湯、米湯。以緩慢少量多次進食方式開始,再逐漸換成清粥、米漿、稀飯。

 

原則3. 產後四週黃金期,分階段補充營養

生產後四週,可說是月子休養調理的黃金期,也是直接照顧到媽咪們的身體健康的關鍵其實。透過合宜飲食和充足營養,除了有助於傷口癒合、體質調理外,也能提升乳汁分泌品質,給予寶寶良好的營養。飲食節奏需少量多餐,並以清蒸、燉煮的食物烹煮方式為主。其產後飲食階段性調整建議如下:

產後時間

調養目標 推薦食物/菜單 此階段宜避免食物
第1週
(自然產)
第1~2週
(剖腹產)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修復排淨:飲食調養以修復組織傷口、排淨惡露為主
  • 優質蛋白質:魚肉、雞肉、豆類、雞蛋、雞精
  • 營養湯飲:無加酒魚湯、雞湯、滴雞精、鱸魚精(無加酒)、鮮果汁
  • 高纖蔬果:甘藍、波菜、紅莧菜、芭樂、蘋果
  • 麻油、酒、人蔘、生化湯、中藥材
  • 易產氣食物:地瓜、馬鈴薯、洋蔥、高麗菜、花椰菜、豆腐、豆包、奶類
第2週
(自然產)
第3週
(剖腹產)
滋陰養氣顧泌乳:飲食調養以補氣養陰、提升泌乳品質為主
  • 優質蛋白質:牛奶、牛肉、豬肉、黑豆、雞蛋、鱸魚精
  • 含鐵、葉酸:豬腰、豬腳、波菜、川七、紅棗、櫻桃、芭樂
  • 促進泌乳食物:豆漿、牛奶、青木瓜燉排骨、鱸魚湯、瘦肉湯
茶、咖啡
第3-4週
(自然產)
第4-5週
(剖腹產)
促進循環、調整體質:飲食調養以滋養進補、促進循環、調理體質為主
  • 營養補湯(體質中性、偏熱者):烏骨雞湯、青木瓜燉排骨、鱸魚湯、瘦肉湯
  • 營養補湯(體質寒涼者):四物湯、八珍湯、十全大補湯、全酒料理、麻油肉湯
抑制泌乳食物:韭菜、竹筍、白蘿蔔、瓜類、人蔘、麥芽

 

原則4. 營養均衡多喝水


營養均衡:產後媽媽不只要注重補充蛋白質、鐵質,也要搭配足量的蔬菜水果。蔬果中含有豐富維生素、礦物質、膳食纖維,可均衡搭配確保充足的營養攝取。


清淡烹調:產後2週內期間,身體傷口處在修復階段,飲食要建議維持清淡烹調,低油低鹽不油炸,避免影響傷口恢復。


適度補水:傳統坐月子觀念會限制媽媽喝水量,主要是擔心身體水份代謝較慢,身材較難恢復。事實上,產後媽媽還是需要適量的水分攝取,一方面產出足夠乳汁,也能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。建議每天至少攝取溫開水1500~2000cc,並在第3~4週開始慢慢恢復到正常的水分攝取量。

 

產後飲食禁忌與注意事項看這邊!

 

禁忌1.產後第1週  麻油、酒、中藥膳不可食用

自然產者,產後第1週(剖腹產者第1~2週),身體處於傷口修復階段,要特別避免促進血液循環的食物,如:麻油、中藥(補血性)、含酒料理、人參、生化湯。除此之外,也應避免容易脹氣的食物,如:地瓜、馬鈴薯、洋蔥、高麗菜、花椰菜、豆製品、奶製品。
 

禁忌2. 刺激性、高油膩食物要避免

產後月子期間飲食,宜避免油炸類與刺激性食物。炸雞、鹽酥雞等油炸食物,油脂攝取過多會影響身體機能,也對媽咪的泌乳品質有不利影響;刺激性食物,則干擾消化運作,高鹹、麻辣、咖啡、濃茶,都要避免食用。
 

禁忌3. 不建議飲食寒涼冰冷食物

性質寒涼的食物,是產後月子期間的飲食大忌,不僅影響消化,更因干擾代謝而可能不利產後快速排淨惡露。寒涼食物包括:冰品、冰飲、冰開水、梨子、西瓜、椰子、橘子、柿子、小黃瓜、苦瓜、絲瓜、白蘿蔔、冬瓜等。
 

禁忌4. 生食、生水要避開

產後媽咪體質較為虛弱,在坐月子期間飲食盡量避免生食,或未完全煮熟的食物,以減低可能的感染風險,故生魚片、半熟牛排、生蠔、生菜、生水,都應盡量避開。
 
 

產後飲食推薦


許多人都會使用業者設計的月子餐服務,當作產後飲食以減輕家人照顧者的備餐難度。除此之外,選擇優質的補充品,也是月子期間的好選擇。當然,值得推薦的補充品,也必須符合以下條件:成分單純安全、營養吸收效率好、不影響正常餐食。
 

烏骨雞滴雞精

烏骨雞,是中醫高度推崇的女性好幫手,滋陰補氣,常見於月子餐菜單。牧田烏骨滴雞精,以烏骨雞為單一原料,15小時深萃滴製出優質蛋白質、胺基酸、小胜肽等精華成分,整體濃度領先市面同類商品,細化的奈米級小分子,人體吸收快速好消化。上市10年來,廣受孕期媽咪認同推薦,除了臺灣也銷售至美加紐澳等多國。
 

鱸魚精

https://www.mu10.com.tw/products/%E5%84%AA%E6%83%A0%E6%B4%BB%E5%8B%95%E9%9C%B2%E9%9C%B2%E9%AD%9A%E6%B7%ACfish-lulu_%E6%BB%B4%E9%B1%B8%E9%AD%9A%E7%B2%BE_%E5%B8%B8%E6%BA%AB-8%E5%8C%8516%E5%8C%8532%E5%8C%8560%E5%8C%8596%E5%8C%85%E5%90%AB%E9%81%8Bsilver-perch-essence-tw%E5%AF%84%E5%8F%B0%E7%81%A3%E7%89%A7%E7%94%B0mu10
鱸魚,是術後恢復、傷口修復的高口碑食物,又被俗稱「開刀魚」。牧田鱸魚精,即是以鱸魚為單一原料,採取滴雞精的特別製程工藝,滴製出整尾鱸魚的精華成分。其鱸魚精的蛋白質濃度甚至高於滴雞精,細小化的奈米級營養,人體好吸收利用之外,也很適合產後媽咪補充提高蛋白質攝取量,以提升泌乳品質。
 
 

白木耳露

當坐月子進入尾聲階段,產婦身體也漸漸恢復到正常狀態。這時候,恢復昔日的氣色神采,跟恢復健康一樣重要。推薦白木耳這個養生也養顏的天然食物,白木耳有豐富的多醣體、膳食纖維、植物性凝膠,早是美麗與健康兼具的養生飲。

選購市售白木耳飲品,須留意內容物白木耳的含量,以及整體含糖量高低。以免喝到少少的白木耳,卻吃進高量的糖分。牧田銀耳燉蓮子,白木耳含量達20%,含糖量適中,稱得上優質選擇。

 

透過中西結合的產後飲食調理,可以幫助各位產後媽咪們更全面地恢復健康。想知道更多有關於產後飲食料理的推薦,以可以到牧田MU10部落格看看喔!

 

全文參考資料來源:

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